2024-09-30 14:27:16 | 35教育网
![]()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复读生和应届生有区别吗?的相关内容。
没有区别,不论是高考复读生还是 应届生 都是需要凭借高考分数填报志愿报考大学的。
1、学籍不同
复读生:复读生的学籍由学生所在的复读学校进行保存。
应届生:应届生的学籍由学生所在的就读学校进行保存。
2、 往届生 报考大学有一定的限制
应届生与复读生参加高考是一致的。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复读生,只要报名参加了夏季高考,那么考试上都是统一对待的,不会做任何的区分。
但部分批次录取有限制,对于复读生而言,在 志愿填报 过程中部分批次实际上是有限制的。主要在 提前批次 的军警类院校,以及部分医学类专业。如果想报考相关专业的同学一定要注意学校的招生章程,上面会有明显的说明。
3、保送有差别
保送的学生,可以不参加高考,经过学校推荐就可以到重点大学就读,但并不是多有的考生都有这样的机会,除了成绩优异,在学校各类竞赛中也要脱颖而出。然而即便复读生学习成绩再好,获奖无数,也是不能享受“保送”资格的。
35教育网以上就是35教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复读生与应届生高考录取有区别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35教育网:www.35shipin.com
复读生与应届生高考录取有区别吗?复读生与应届生在参加高校录取时享有同等待遇,没有区别,从高校的录取规则来看,一直都遵循先分数、后志愿,再分数,再志愿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首先将参加高考学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名(排名不区分复读生、应届生),根据当年的招生计划划定各个批次的录取分数控制线。以往应届、往届两者最大的区别,确实是在于部分高校(如军校、警校)只招收应届生,往届生不符合
复读生与高三应届生在高考录取时有什么区别?录取之后没有区别。不论是高考复读生还是应届生都是需要凭借高考分数填报志愿报考大学的。高考复读生只是会有一些需要注意的:1、录取分数线一视同仁复读生参加高考不会减分录取,和应届生一视同仁。复读生和应届生在高招中录取分数线是一致的,不存在降分录取。而少数民族考生复读后再次高考仍有加分,不存在对复读考生的歧视问题。2、部分院校“谢绝”复读生
复读生和应届生报考条件有区别吗复读生和应届生报考条件有什么区别1、复读生和应届生的录取基本没有区别,高考复读生在录取分数线上与普通应届生一致对待。2、但是复读生不允许报考国防生及军校,还有些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不招复读生。3、复读往往在高考补习班进行,也有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在家复习。高考是对中国学生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复读是对高考成绩再次提高的方式。4、高中学校招收复读
复读生和应届生报考条件有区别吗高考复读生与应届生在录取程序上一致,但面临专业选择、学习环境、新高考政策影响以及报考批次等方面存在差异。应届生在专业选择上更为广泛,除选科限制外,均可报考;而往届生在报考专业上受限更多,尤其是提前批招生专业及特定要求的专业。应届生多在学校集中学习,复读生则倾向于在学习机构或家中自学,或插班进入公办高中。新高考改革对复读生影响较大,尤其是已实施改革的地区,考生需
复读的条件?1.高考完了复读要什么条件1.考生抄自己有强烈的高考袭复读愿望。为了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考生不满现状,不满足...2.对自己的复读目标要求很清楚。所谓目标要求清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你要考哪一个层次的哪些...3.对自己目标要求未实现的原因要一清二楚。高考失利、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4.高考复读需要毅力,需要吃苦。
关于复读生(社会考生)异地高考的政策?可以的。只要将学籍在原高中提档再转入复读所在高中就行了。山西出台的异地高考的方案规定,从2014年起,随迁子女在山西省境内父母经常居住地连续3年接受高中教育并有正式学籍的,在提供家长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高中段学籍证明前提下,可在山西报名参加高考,并享有与山西省考生相同的招生录取待遇。扩展资料:从2013年开始,随
2024年高考复读生减分吗复读生和应届生的区别根据目前的政策和规定,复读生不会因为参加复读而被减分。高考是一项公平公正的选拔制度,对于所有参加高考的学生,无论是第一次参加还是复读生,评分标准都是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实力和潜力。因此,复读生不必担心会因为复读而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待遇或减分。一、2024年高考复读生减分吗根据目前的政策和规定,复读生不会因为参
应届生和往届生高考录取有区别吗应届生和往届生高考录取有区别吗高考录取时,普通考生的应届生和往届生没有区别,除非是国防生。根据教育部阳光高考相关高考简章的规定,除了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招收国防生的院校(专业)、民航院校飞行技术专业、国际关系学院等部分院校不招收往届生外,其他录取院校对往届生一视同仁。高校应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2024-09-16 03:01:20
2024-09-05 14:03:19
2024-09-02 12:45:17
2024-01-11 02:02:08
2024-09-22 06:01:55
2024-11-20 22: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