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14:21:26 | 35教育网
学校发布情况说明称已报警,钱报对话涉事培训机构负责人——
我知道这样做不对,愿承担责任
举报此事的家长称:希望能有个结果,不要最后又不了了之
昨天(4月17日),本报独家报道了浙江理工大学在4月15日的“三位一体”美术类考试中,有人在开考前10多分钟就把试题发到微信群中。昨天下午,浙江理工大学对此作出回应:已成立专案组,并报请公安介入。
昨天,钱报记者找到了涉事的培训机构“美术团”,其负责人表示,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考虑去自首,也愿意承担责任。
涉事高校表示,已经报警
昨天下午,浙江理工大学在官方微博和微信公号上发布《浙江理工大学关于“三位一体”考试有关情况说明》:
我校2018年度“三位一体”考试于4月14日、15日举行。其间,学校收到有考生家长反映美术类科目考试存在校外培训机构疑似泄题情况。接到举报后,学校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对相关情况的核实调查,同时向相关部门做了汇报,并报请公安部门介入。
目前学校已成立专案小组,将严肃彻查此事,并配合公安机关进一步调查取证。一旦查实,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调查处理情况,学校将及时通报。
浙江理工大学相关部门表示,对此事的回应一切以此声明为主。
举报此事的刘先生说,他也收到了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的回复,“说一是会和浙江理工大学一起调查这件事,二是会报警处理。我希望能有个结果,不要最后又不了了之。”
我知道不对,但没想到这么严重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在位于杭州转塘的一个写字楼内,见到了培训机构“美术团”的负责人高先生。
这个培训机构只有一间办公室,30多个平方米,门紧锁着,高先生从附近家中赶来开门。
他是位80后,削瘦,中等身高,穿黑色夹克,背黑色双肩包,一脸倦容。
“我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高先生坐在沙发上用双手搓了下脸,不知道该说什么。
按照他的说法,考试前曾有学员问他,如果提前拿到考题,能不能提供一些答案,他不置可否。
“当天上午,有人在微信群里发了考题,一开始,我没反应过来,所以问了句,啥?这是考题?聊天记录里有的,可以看。”高先生说,他绝对没有故意安排人进考场做“卧底”泄题出来,“如果我事前真有这个打算,那我根本不需要办培训班,也不需要做事先押题的事。”
因为有了上午的操作,下午就按照同样的套路进行:考生把题发在群里,他负责提供答案。“这也不能算答案,是我在百度上搜索来的资料。”
是否意识到这是在作弊呢?
“我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也没想到这有多严重。”高先生这么解释,“美术类的考试中有过更过分的行为,比如真正考试前就拿到题,至于带手机进考场更是常见,所以我也没意识到这样有多过分,我想得很简单,就是有学生提出要求,我就尽量满足。”
我想过去自首,对不起考生们
高先生说,这次培训是他第一次做场地教学,以前做的都是网络课堂。
“我是浙大英语专业毕业,毕业后在几家美术类的培训机构里给考生们上过文化课,了解了美术类招考的流程,又积攒了一些家长和考生资源,后来就自己出来做了。”
“美术团”这个公号是高先生2015年注册的,同时他还成立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
“我会搜集各大美术类院校的招考信息,先是做PPT,后来编写成资料书出售。三位一体的培训我是2016年开始做的,专做浙江理工大学,因为我觉得能把握住他们的试题,这两年都押中了题目,就有些名气。”
因为有了名气,今年开始,高先生租用场地,聘请画室的老师做培训,三天收费2500元,“我招了50多人,其实可以招到150人,控制人数是想培训精细一些,通过率高。”
昨天上午,看到新闻报道后,高先生才意识到自己摊上事儿了。
“我的确是做错事了,没有考虑到家长和考生的感受。”他反复强调,自己只是想让学员能通过考试,另一方面又追悔莫及,“其实,按照我们三天的培训,足以应付这次考试,考试中有两道题,我们也讲过。”
沉默了片刻,他又说,美术类的考试,提前一两个小时知道考题是没多大意义的,“因为线条的运用、细节的处理都是看个人发挥。除非提前一天知道,那就影响大了,因为可以反复练习,它是有套路的。”
既然提前一两小时知道题目意义不大,那又为何在微信群里提前讨论题目呢?
“我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了。”高先生一时语塞。
从昨天上午开始,他就处在惶恐中,公司里共有两三名员工,都回去了,因为大家都很慌。
“我想去自首或者说明情况,又不知道去哪儿,后来咨询了律师,说警察会来找我,那我就这样等着,反正我不会逃跑的。”高先生说,他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会害了众多学员,“觉得对不起他们。至于我自己,事情已经发生,也躲不掉,我可能以后不会做这个了,应该也做不下去了。”
是否提前知道考题,差别不小
那么美术类考试是否真如高先生所言,提前知道考题也意义不大呢?
“肯定不是这样的,因为拿到题目后,需要考虑构图、色彩、线条,这都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如果提前知道题目,就会提前思考,而临时拿到题目,就要临时想象。另外,如果有图片可以参考,就可能提供灵感,比如什么样的造型,在一个什么样的空间。”一位艺术类专业的老师说。
一位美术专业的学生则表示,以这次浙江理工大学的考题——“低头族”来说,“画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神态,在哪里,手上拿有什么,这都需要设计的,如果有参考图,肯定比凭空想要容易一点。”
正是因为此,这位艺术类专业的老师表示,艺术类考场是坚决杜绝携带图片、手机等工具入场的。
“考场纪律主要还是靠监考老师,至于会不会进行信号屏蔽,要看情况而定的,有时候用,有时候也不用。”
什么是“三位一体” 35教育网
“三位一体”是浙江创新的招生录取形式,浙江从2011年开始试点,简单讲,就是高考成绩、学考成绩和学校综合测试成绩三部分综合形成考生的最终成绩,高校再按从高到低择优录取。其中综合素质主要由高校制定方案。“三位一体”的初衷,是改变传统高考决定考生命运的做法,被认为是素质教育的有益尝试。
浙江曾在2012年出台过《浙江省普通高校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试点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综合素质测试命题评卷严格实施保密制度。考试实施过程须有纪检部门人员现场监督,并全程录像。对试点中工作人员及学生违反规定的行为,按教育部和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如因高校组织管理不完善造成较严重后果和不良社会影响的,省教育考试院视情给予警告直至取消其试点资格。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浙江学考卷为什么是秘密的相关内容。
高考试卷绝密是为了避免高考试卷泄题,试卷一旦泄露会给国家利益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害。高考试卷从最初的命题环节到最终的阅卷环节,都会受到严格的信息防护。并且高考考完后,试卷也只会保留半年左右,半年之后会将试卷进行统一销毁。2023浙江高考是什么卷2023浙江高考是什么卷介绍如下:浙江高考采用新高考全国一卷。2023年浙江高考实行新高考“3+3”模式,启用新高考I卷。其试卷的组成科目有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任选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浙江省高考满分为750分,其中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每门满分均为150分,其他每门满分均为10
浙江是什么卷子高考浙江是什么卷子高考介绍如下:2023年浙江高考实行新高考“3+3”模式,启用新高考I卷。其试卷的组成科目有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的任选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2023全国各省市高考全国几卷全国甲卷(5个省份)适用省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用卷特点:这五个省份所有的全国甲
浙江语文高考是什么卷浙江语文高考是全国新高考Ⅰ卷。浙江高考必考科目采用新高考Ⅰ卷: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为自主命题: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浙江高考模式:2023年浙江高考实行新高考“3+3”模式,启用新高考I卷。其试卷的组成科目有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
浙江高考用的是什么卷浙江高考用的是什么卷介绍如下:浙江明确自2023年起,浙江省高考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选用全国新高考I卷。2023年选考科目仍由浙江省自主命题。2023年浙江是不是使用全国一卷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相关通知,明确自2023年起,浙江省高考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选用全国新高考I卷。2023年选考科目仍由浙江省自
2023浙江高考考的是什么卷浙江明确自2023年起,浙江省高考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选用全国新高考I卷。即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科目为本省自命题。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它较原全国卷相比在题型方面有改变:语文将论述类与实用类文本结合,数学不再文理分科且取消选考题,英语取消短文改错、增加概要
学考和选考的区别一起来区别1、学考是三位一体、高职提前招生等重要依据。而在同意高考招生中,有些招生学校也会根据专业特点对相应的科目的学考等级做要求。2、学考则是以“7选3”的模式存在的,学生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7门中选择3门参加考试,然后获得高考选考科目等级和赋分。3、在每门科目第一次报考是,学生应该明确到底是作为学考还是选考,选定之后不可以再做调整,也就是说,
浙江高考考什么卷2023浙江高考考新高考一卷2023。分值设置: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按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等级赋分的分差为1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满分750分。新高考一卷分布:新高考一卷省份有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河北、山东,共7省。新高考一卷是指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高考统
史上最难的高考数学史上最难的高考数学1984年数学高考。因为从1977年以来,每年的高考题都是老套路,模仿的习题居多,缺乏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1984年,数学命题组提出了高考“出活题,考基础,考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创造了大批新题,即所谓活题。很多题从课本上根本见不到,难度不亚于现在的全国联赛。例如,有文章说:“查阅建国以来的历届高考试题,有关排列组合试题的要
2024-12-16 11:59:34
2025-02-15 00:43:49
2024-04-30 04:57:09
2024-12-18 20:04:42
2025-02-10 02:15:37
2024-04-25 12:4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