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0 22:32:01 | 35教育网
5-15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1、烈士子女。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4、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
高考注意事项
注意气温变化和饮食搭配。没有喝茶喝咖啡的习惯就不要硬喝,很容易睡不着,一定不能考前抱佛脚,通宵复习!必须得保证睡眠才能以最佳状态迎战高考,以及考试前不要喝太多水。
心理状态要调整好:放松心情,将考试当成平常的练习。过度紧张很可能会造成失眠,导致第二天状态不好,容易走神。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民族分是多少全国统一的吗的相关内容。
高考民族优惠政策加分政策并不统一。2019年,普通高校招生中享受民族优惠政策的考生加分分为四个类别: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会对少数民族考生有什么影响?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这件事情也是让每个人感觉到非常的意外的,我们都知道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高考政策总是非常的照顾的,这一次取消也会对当地的少数民族考生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会让很多的人考不上高中。贵州采取这种方式也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们从相关的报道中可以看出贵州一个学校里面有一小半的人都是少数民族,由此可以看出加分效
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将会给少数民族带来哪些影响?贵州将逐步取消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这个并不会带来什么特别不好的影响,自己觉得是这样的,因为高考本来就是提倡的,一场公平公正的,大家所有人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朝着一个终点去进发的这样一个考试,虽然现在还做不到尽善尽美,但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大家都站在同一个起点上,就是说大家参加这场考试之前各自接触到的东西应该是差不多
我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我准备考中国传媒大学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不知可否享受双少政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及《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
考生随母亲是少数民族,但户主是父亲,父亲是汉族,那考生可以享受高考加分的优惠政策吗?当然可以享受高考加分政策,只要父母中有一方是少数民族即可。我寝室就有位苗族同学,他明确告知我,这种情况下的加分政策是普遍适用的。这表明,无论是考生本人还是其父母中,只要有一方属于少数民族,就可以依据相关政策享受加分待遇。实际上,加分政策旨在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在少数民族学生众多的地区,此类政策尤为重
我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我准备考中国传媒大学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不知可否享受双少政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教民〔2004〕5号)及《教育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民〔2005〕11号)精神,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去长沙参加高考享受哪些加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去长沙参加高考享受哪些加分政策详见: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湘教发[2014]16号)(10)少数民族聚居州、县、乡的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降低20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汉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农村少数民族考生可以降低10分;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城镇少
北京高考有没有少数民族预科班有。北京高考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计划于2020年正式开始实施。少数民族预科班:少数民族预科班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在高等院校本、专科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所开设的一种教学班制度。少数民族预科主要面向少数民族地区招生,分为民考民(用少数民族文字参加高考)、民考汉(用汉语参加考试)两种。少数民
成人高考少数民族加分吗成人高考,作为提升学历的重要途径,对少数民族考生实施加分政策,给予20分的加分优惠。但需要注意的是,此加分项不可与满25周岁再加20分的政策叠加使用。成人高考的加分机制在录取阶段发挥作用,考生的总分由实际考试成绩与政策加分相加得出,即便文化课成绩未达到省控线,通过加分达到分数线,也有机会进入录取程序。加分政策独立实施,不与其他政策叠加。成人高考照顾政策旨在为
2024-12-16 11:59:34
2024-11-19 17:41:09
2025-02-15 00:43:49
2024-04-30 04:57:09
2024-12-18 12:24:58
2024-04-25 17: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