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00:00:02 | 35教育网
2023年高考将实行减分政策,主要针对复读生
复读生参加高考,一直备受争议,为了能够让教育和高考出现公平性,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很多的政策,除了公办高中不得招复读生以外,也有其他的条例在指向复读生,比如像军校警校这样的大学,只招收应届生,对复读生说不,即便分数再高,也都不会录取。身为河南考生,学生们应当知道各方面的压力有多大,对此河南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应届生在高考时被大学录取,但最后却没有选择去报到而是选择复读,在第二年参加高考时,可选择的大学并不多。
除了河南省,陕西省为了保护公平性,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学生同样在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没有到所在大学报到,在第二次参加高考时,成绩将排在同分段的考生后面,即便是同分数,也会实行此举。那么这也表明,复读生“减分政策”要来了,不少学生对于这样的举措还是拍手称赞的,觉得“同分不同命”也限制了复读生的自由。
虽然他们比自己多了一年复习时间,但是在政策的驱使下,他们的优势也并没有很多,家长们看到之后,也觉得此举很好,毕竟有些学生想挤破脑袋想要考进的大学,他们考上却置之不理,从而选择复读,这着实是浪费资源与名额的表现,如果能够对他们采取限制,也是视线教育公平的表现。 35教育网
35教育网(https://www.35shipin.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减分政策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没有高考减分政策。高考填报志愿在什么情况下减分?报志愿,报的不恰当时,三种情况会减分:一是盲目相信大学综合排名,而对各高校的特色、行业影响、就业状况不了解,报志愿时错过这些高校的录取机会;二是学校报的不对。个人高考成绩高出录取高校投档分数20分以上时,即可视为减分。比如一本的分数,却因为志愿不合理被二本录取;或以个人分数,可以读一个很好的211重点大学,但被不理想的高校录取;三是有的高校,设置有专
高考填报志愿怎么减分高考志愿填报不会直接减分,但若不遵循相关规则,可能会面临录取资格被取消或分数被扣减的风险。考生需留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严格按照招生章程和招生政策进行填报,不得违规操作。一旦发现违规填报,有可能被取消录取资格或被扣分。其次,考生应尽量填满所有志愿,确保充分利用自己的机会。若志愿数量不足,可能会影响录取的几率。第三,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
2022年高考是否有服从调剂2022年高考有服从调剂。根据目前各省的志愿填报规则来看,目前实行“专业类+学校”为单位的平行志愿模式的浙江、重庆、山东、辽宁、河北等5个省市取消了服从调剂选项,主要原因是这些省市高考可以填报志愿的数量比较多,以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类)为一个志愿,每次最多可以填报96个志愿,因此就取消了服从调剂。除了这5个省市以外,其它实行院校专业组和院校+专
高考志愿报填吉林省2014年高考志愿填报方式虽然还没公布,但对于已经实行知分、知线、平行志愿的省份,高考志愿填报方式基本保持稳定不变。建议你参阅《吉林: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填报志愿说明》:6月24日至26日是第一次填报志愿时间。填报志愿说明依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下达的招生计划,我们汇编了2013年在吉林省招生的普通高等学校分科类、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现予公布,并就有关问题
高考填报志愿在哪个网站详细填报志愿步骤流程是什么一般情况下高考志愿都会在各省市的考试院上进行填报,考生可自行选择地点上网填报志愿。高考志愿填报是考生报考大学或院校、专业的重要过程,详细的志愿填报步骤接着往下看吧。高考填报志愿在哪里填一般情况下高考志愿都会在各省市的考试院上进行填报考生可自行选择地点上网填报志愿,应届高中毕业生可到原毕业中学、往届高中毕业生可到县(市、区)招办指
怎么填报高考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步骤:第一:查明自己的高考分数和所在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清楚自己的成绩究竟处哪个分数段,确保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第二:一定要仔细填写每一项内容,从姓名,个人证件号到准考证号,保证百分百正确。第三:保管好自己的填报志愿的密码,直到你进入大学的那一刻。第四:注意填报批次。提前批、第一批次、第二批次是有区别的,留意自己省份如果第一批次没有报上是否
高考报志愿第一天报和最后一天报有没有区别于高考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做好不要在最后一天报名,由于考生过于集中会导致网络堵塞,导致报名失败。考生要牢记并妥善保管好计算机系统给定的“注册号”和考生自定的“密码”,以防他人修改信息。考生自定的密码,在填报志愿和补报志愿期间还要继续使用。考生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时,最好使用IE6.0以上版本的浏览器,不要使用网吧等公共场所的计算机填报。扩展
高考怎么填报志愿志愿填报的详细步骤高考志愿对于考生来说的重要作用并不次于高考,高考志愿的填报决定了未来被哪一个专业录取,以及毕业以后的工作选择和方向。下面是我整理的高考志愿填报的详细步骤,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高考怎么填报志愿了解录取要求:考生及家长应仔细阅读招生政策和相关规定,特别是所报考院校对于考试成绩和各项要求,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和填报。确定学校
2024-12-16 11:59:34
2024-12-06 19:14:49
2025-02-15 00:43:49
2024-04-30 04:57:09
2025-02-01 08:10:23
2025-01-15 05:44:21